首頁 行業(yè) 活動 項目 快訊 文娛 時尚 娛樂 科技 汽車 綜合 生活

探訪成都“糧倉”:58個人保管的糧食夠成都人吃兩個月

2017-11-13 21:02:30 來源:四川日報

前不久,喀麥隆、尼日爾、津巴布韋等亞非6國糧農(nóng)管理和技術官員,專程到成都學習“糧食儲藏”。

在成都,隱藏著一個不一般的科研機構——中儲糧成都糧食儲藏科學研究所,它是中國唯一專業(yè)從事糧食儲藏技術研究的中央級科研機構,很多糧儲技術在全球都名列前茅。

巨量的糧食如何儲藏?11月8日,記者走進與科研所緊密合作的中儲糧成都直屬庫?!醴独i本報記者羅向明

6米高的糧食堆得非常平整

走進糧倉儲存區(qū),高高的糧倉整齊排列,隨機選擇一個倉,沿著樓梯從約6米高的一道庫門進入:倉內光線略暗,充滿谷物的味道,溫度稍低,開闊的庫房內滿是黃澄澄的谷子,每隔一段就有害蟲誘殺裝置散發(fā)著紫光,谷堆上鋪的指壓板小道便于人員通過。

中儲糧成都直屬庫倉儲科科長曹宇介紹,這一個倉庫的儲存量是4300噸,儲糧高度為6米。

這么多的糧食是如何裝進來?又怎么弄平整的?

“糧食裝倉前,要過多道關卡。”曹宇介紹,糧食通常用標準集裝箱裝載進庫,在庫門口過磅,然后經(jīng)過“車載糧食自動扦樣機”抽樣送檢,合格的計費入庫。

指著地磅旁已有些陳舊的一臺“自動扦樣機”,曹宇笑著說,這是全球第一臺自動扦樣機。以前,糧食拉來后,通常用竹子、細鋼管等插入糧堆中,取出樣品檢驗,費時費力又比較片面。自動扦樣機前端是一段尖銳的中空鋼管,連著一條塑料管,采用機械力自動插入糧堆,后端類似吸塵器的裝置發(fā)力,抽取需要檢驗的量,快捷省力。

經(jīng)過一系列流程,糧食就來到倉前。用傳送帶傳向運輸機,從倉庫最里面堆7米-8米高,并邊堆邊退,退至門口,關上厚厚的鋼門,從鋼門上方的一個窗口繼續(xù)補裝糧食。“通常一天一條線能裝1600噸,裝滿一個倉最快要4天。”曹宇介紹,為了便于直觀管理,機械裝完后,再人工把糧食堆抹平整。

運用科技創(chuàng)新 實現(xiàn)綠色儲糧

“現(xiàn)在的糧倉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和以前有天壤之別了。”中儲糧成都直屬庫主任羅正有在糧食系統(tǒng)呆了39年,對糧食儲藏變化感受很深。他介紹,1999年前大多是粗放式的保管技術,那時的倉庫就像鄉(xiāng)下的青瓦房一樣,也稱作蘇式倉,高度在2.5米左右,倉房運用生石灰等,達到密閉、防鼠、防蟲的目的。“一年下來損耗一成不說,味道也大打折扣。”

現(xiàn)在的糧倉運用了很多科技創(chuàng)新,以成都直屬庫為例,2013-2016年,先后投入80多萬元,安裝空調近300臺,延緩糧食品質變化。在儲藏過程中,采用“多用途保溫密閉門”“糧倉通風道投藥箱”“糧倉蟲害檢測報警裝置”“糧食雙層風選機”等成果,做到綠色儲糧。成都直屬庫2017年綜合損耗率控制在0.43%以內,品質宜存率100%。

科技儲糧帶來的一個更直觀的數(shù)據(jù)是,成都直屬庫倉儲量為41萬噸,職工人數(shù)僅為58人,如果按照成都2000萬人口來計算,58人保管的糧食幾乎夠成都人吃兩個月。“而在以前,保管這么多糧食要2000多人。”

羅正有介紹,直屬庫正與糧儲科研所研發(fā)“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糧儲管理模式,擬對智能通風、智能氣調、空調控溫儲糧等儲糧技術進行改造,以物聯(lián)網(wǎng)、自動控制等信息技術手段為載體,通過手機APP等遠程就能對儲糧技術應用環(huán)節(jié)進行監(jiān)控和操作。

關鍵詞: 成都 糧倉 糧食

上一篇:距2018年高考還有200多天 各地高考報名陸續(xù)展開

下一篇:中國養(yǎng)老 “醫(yī)”和“養(yǎng)”怎么結合

責任編輯:

最近更新

點擊排行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