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張元英太火,同團的另一個大長腿的高妹安宥真也頻頻進入公眾視野。
△左邊數(shù)第三個是張元英,第四個是安宥真。
但網(wǎng)上對于安宥真的看法明顯分為兩派,get到她的人就說她長相大氣天生演員臉,身材緊實瘦而不柴
(資料圖)
甚至一姐還看到20年就有人說她像鞏皇……
get不到的她的人就說她嘴突齙牙,身材顯壯體態(tài)問題很嚴重
在安宥真最近的一個路透生圖當中,一姐確實觀察到了安宥真有一些「歪歪扭扭」的痕跡,臉明顯歪向一邊
和隊友站一塊時尤其明顯。
雖然一姐目前不太確定網(wǎng)友的吐槽是不是真實情況,但有一說一,如果習慣性的臉歪,確實需要注意一下。
因為這是一種身體不對稱現(xiàn)象,雖然看起來是臉的問題,但深層的原因很有可能是脊柱存在側彎。
脊柱側彎確實潛移默化地影響顏值,今天一姐再帶姐妹們一起看看脊柱側彎到底是怎么回事,真有脊柱側彎,又該怎么處理呢?
脊柱側彎
到底怎么判斷?
前幾年說起脊柱側彎,大家都會覺得這是一個離我們比較遙遠的體態(tài)問題,遠沒有圓肩或骨盆前傾這些網(wǎng)紅體態(tài)問題常見。
但最近一兩年,一姐發(fā)現(xiàn)脊柱側彎在網(wǎng)上被討論得越來越頻繁了,熱搜也是常常出現(xiàn)它的身影
熱度最高的一條就是今年上半年,相關單位發(fā)布了一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的中招人數(shù)。
據(jù)估計,我國中小學生脊柱側彎人數(shù)已超過500w,并且這一數(shù)字還在以每年30w的速度增加
△脊柱側彎也繼肥胖、近視成為危害我國青少年兒童健康的第三大疾病。
和扁平足、長短腿一樣,脊柱側彎也有先天和后天的分類。
先天脊柱側彎是說胎兒因為種種因素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沒發(fā)育好,椎體出現(xiàn)異常,如半椎體畸形
△這種先天脊柱側彎在脊柱側彎人群中占比10%左右。
更大多數(shù)脊柱側彎的患病人群是屬于另一類——后天性脊柱側彎。
而后天性脊柱側彎又分病理性和特發(fā)性。
其中特發(fā)性脊柱側彎占比更多,占整個后天性脊柱側彎人群的80%左右,一姐重點要講的也是這一類。
成年人的脊柱側彎,即使第一次發(fā)現(xiàn)的時間是在成年后甚至20多歲,但發(fā)病期大概率也是從青少年時期就開始了。
10~14歲青少年時期是特發(fā)性脊柱側彎的高發(fā)期,尤其是青春期的女性,患病率更是比男性高8倍。
△這段時期剛好是身體生長發(fā)育的第二高峰期。
我們日常的各種不良姿勢,雖然在醫(yī)學上還不能定義脊柱側彎的原因,但確實和脊柱側彎的形成有關系。
而在不良姿勢的影響下形成的脊柱歪斜、身體左右不平衡不對稱的情況,在早期的時候只是暫時的。
通過運動鍛煉或姿勢的變換,初期的脊柱歪斜很容易緩解或消除。
從這個角度看,一姐似乎有點明白為啥青春期女性的脊柱側彎率會更高。
原因很可能在于女性學生群體的運動參與率普遍比男性學生低
△這里是一個大學生的對比。來源:任軍,符家慶,顧問.大學生課余體育鍛煉性別差異調查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4,11(09):102-103.
一姐回想起來也是,很多女生小時候其實很好動,但自從上了初中,運動量有點斷崖式減少,體育課上的自由活動也是傾向于找地方安靜地待著。
原本通過一定量體育鍛煉就能有效抵消的不良坐姿影響,很多人卻因為不愛運動間接提高了自己脊柱側彎的中招概率。
說了這么多,到底該怎么判斷自己有沒有脊柱側彎呢?一姐這里主要介紹3個方法。
最直觀的方法就是「三橫一豎」判斷法
「三橫一豎」判斷法
自然站立或坐直,讓別人從背后幫自己拍一張照片,類似于下面右邊的圖
然后,觀察照片中的自己「三橫一豎」的情況
一橫:兩肩是否等高,有沒有高低肩(圖中標號①);
二橫:兩側肩胛骨是否等高(圖中標號②);
三橫:腰窩是否等高/側腰線最凹處是否在同一水平線上/腰是否單側有褶皺(圖中標號④)。
一豎:脊柱是否偏離中線(圖中標號③)。
無論符合上述哪一條,結果都表明你脊柱彎了哦…
在醫(yī)學界,還有一個應用范圍更廣的脊柱側彎診斷測試——亞當試驗。
△亞當試驗也是中小學體檢項目中篩查脊柱側彎方法。
具體操作如下
亞當試驗
1、保持膝蓋伸直,雙手自然下放緩慢去觸碰腳尖。
2、該過程讓家人從背后和前方分別錄個視頻。
3、觀察視頻中的自己在下彎過程中,背部左右兩側是否一直在一條水平線上。
4、如果有不等高的情況,觀察不等高的部位是出現(xiàn)在哪里,是胸椎段、胸腰結合段。
不過亞當試驗也只能進行初步的脊柱篩查,它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為脊柱側彎如果按彎的形狀分類,還可以分為「C型」和「S型」。
「C型」又有3種情況,發(fā)生在胸椎段、腰椎段、胸腰結合段。
「S型」側彎是指胸椎段和腰椎段發(fā)生了反方向的側彎。
亞當試驗的局限性就在于如果側彎發(fā)生在腰椎處,就不太能夠篩查出來。
也就是說,在使用亞當測試的時候,上述的腰椎C型側彎容易被漏篩,或者是S型側彎被誤判為單純的C型胸椎側彎。
為了更準確地判斷側彎類型,在亞當測試的基礎上,姐妹們還可以通過下面這個方法進一步篩查自己腰椎段是否有側彎問題。
腰椎側彎自測
1、動作很簡單,自然站立,雙腳與肩同寬。
2、保持骨盆穩(wěn)定,手沿褲縫下滑摸膝。
3、比較左右兩側手哪一邊摸膝更費勁,說明腰椎可能往同側凸出;如果感覺差不多,說明正常。
當然,這以上都是方便姐妹們在家自己作初篩的小試驗,最最靠譜準確的判斷方法,還是直接拍片。
X光片一出來,到底是不是脊柱側彎,結果一目了然
根據(jù)拍片結果,醫(yī)生也會給你一個Cobb角數(shù)據(jù)(側彎的具體程度)。
這個數(shù)值如果小于10°,屬于輕度脊柱側彎,可以不進行醫(yī)學干預。
意思就是沒啥事,回家洗洗睡吧~
10~20°,建議定期(每半年)拍片復查,并刻意地進行一些功能鍛煉。
但實際上20°以內時,從外觀上也看不太出來脊柱側彎。
20°~40°的話,就要引起重視了。
這里就很有必要進行保守的醫(yī)療手段干預了,并且干預的目的也都是在于阻止側彎角度增大(必要時也要減小側彎角度)。
常見的保守治療方案有物理治療和支具治療,一姐在找資料過程中也找到了兩張挺有意思的古早時期脊柱側彎矯正方法圖
△早期的脊椎矯正器械,1897年(好像刑具)
還有這張,拉牽引治療的雛形
△外科醫(yī)生劉易斯·塞爾正在觀察病人脊椎的變化,19世紀70年代(美女還有腰窩,慕了…)
至于Cobb角在40°以上的,解決方案通常都是手術。
另外,確診脊柱側彎的姐妹,在選擇運動項目時也要注意一些點,比如盡量避免單側肢體的運動(網(wǎng)球、羽毛球等)。
力量訓練也盡量選擇雙側肢體對稱使用的項目,如臀橋、平板支撐、硬拉等等…
這里一姐還要額外推薦一下目前比較公認的對脊柱最為友好的一項運動——游泳。
油管有個還挺有名的博主@Stephy Yiwen,她就講到了自己十多年的脊柱側彎的經(jīng)歷。
13歲就被診斷為脊柱側彎,拍了好多片子,一次比一次嚴重,度數(shù)一度超過46°。
因為手術費用比較貴,她選擇的都是保守治療方案,針灸、按摩、牽引等。
各種法兒都嘗試過后,她還是覺得運動是最好的改善方法。
其中她就專門提到了游泳這項運動,可以有效地緩解背部壓力~
另外脊柱側彎人群在睡覺時,盡量選擇平躺睡姿,這種姿勢下脊柱承受壓力最小。
如果側躺才能睡著,那最好在側躺時兩膝之間夾個枕頭(膝枕),使脊柱在一條直線上。
至于說交叉腿系列坐姿,就不用一姐再多說了吧,絕對達咩!
在上述小細節(jié)都做到位的前提下,脊柱側彎有一半可能性不會繼續(xù)惡化了。
剩下一半可能性就要靠針對性訓練來爭取咯~
接下來一姐就帶姐妹來看看脊柱側彎的針對性訓練動作都有哪些?
輕度側彎
針對性練習
一姐這里也只能給脊柱側彎20°甚至10°以下的姐妹提供些避免脊柱側彎進一步惡化的訓練動作。
更嚴重的脊柱側彎建議不要在線問診,找靠譜的醫(yī)院及時治療哦~
訓練動作主要圍繞著兩個方面展開的,首先是靈活脊柱,恢復脊柱原本的靈活性(動作一和二)。
光靈活也不夠,再就是做一些脊柱穩(wěn)定性訓練,如腹橫肌和負責骨盆穩(wěn)定肌群(動作三和四),具體如下
格局打開
1、側躺于地面上,保持雙腳膝蓋彎曲;
2、雙手伸直置于胸前,接著保持骨盆穩(wěn)定緩慢抬起上方的手向對側進行旋轉,感受到胸椎的緊繃后就能緩慢回復起始位置;
3、每邊可執(zhí)行8-10下,2-3組。
換個角度看世界
1、跪立在瑜伽墊上,雙腳打開與髖同寬,雙手打開與肩同寬;
2、雙膝在髖部正下方,雙手在肩膀正下方,腳背著地;
3、吸氣抬頭,從頸部開始一節(jié)節(jié)緩慢下凹脊柱,臀部可以微微抬高;
4、呼氣拱背,從尾骨開始一節(jié)節(jié)慢慢拱起,下巴和臀部輕輕內收;
5、全程保持自然呼吸,重復10次。
墊子燙手
1、跪立在瑜伽墊上,雙腳打開與髖同寬,雙手打開與肩同寬;
2、雙膝在髖部正下方,雙手在肩膀正下方,腳背著地;
3、呼氣,收緊核心,抬左腿離地,穩(wěn)定身體后再向前伸直右臂,維持身體的控制不要晃動;
4、保持10秒左右后換另一側進行,共完成5組。
撲棱蛾子
1、仰臥位,雙腳打開與髖同寬,抬起膝蓋到臀部正上方,臀部末端輕微離地,腰部緊貼地面,雙臂指向天花板,此為起始位置;
2、呼氣,一側手臂和對側腿分別向遠處伸至平行地面,停頓一秒后吸氣回到起始位置,再進行另一側動作;
3、完成20次,全程腰部不會有酸痛緊繃感,更多是下腹的緊張。
總之,成年之后的脊柱側彎問題大多不很嚴重,基本上都是錯誤體態(tài)維持+久坐不運動的結果。
相對應地,改善方案也是停止錯誤姿勢+訓練+運動,這樣堅持3個月,給自己身體時間和耐心,相信身體肯定會給你正向反饋的~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