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關于豐田汽車將要與國內(nèi)的比亞迪汽車形成合作關系,大家都略有耳聞。在當時很多人都認為,豐田單純的只是要采購刀片電池而已,但有外媒爆料稱,豐田也不排除會沿用比亞迪EV車型當前所采用的三電系統(tǒng)。
而在早些時候,豐田的內(nèi)部人員早已經(jīng)對比亞迪的相關車型進行過測試,對于它的造型、質(zhì)量、以及性能都比較認可,符合豐田一直以來追求穩(wěn)定的調(diào)性,才毅然絕然選擇跟比亞迪合作。當然,豐田更看重的還是中國市場足夠龐大,電池的造價成本也足夠低,能夠獲得更好的價格優(yōu)勢。
雖然中國汽車制造業(yè)起步較晚,但發(fā)展至今咱們自主品牌早已步入正軌。而豐田作為汽車界的老大哥,能夠選擇與自主品牌合作也在表明,咱們自主品牌的技術也在逐步地被國際品牌認可,甚至走在國際的前列,例如...
在早前李云飛(現(xiàn)任比亞迪汽車品牌及公關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曾在微博透露過“刀片電池走向世界,正式落戶某一國際品牌”。
當時消息一出,網(wǎng)友們議論紛紛在猜測會是哪個汽車品牌。結果到最后也沒有得到明確的回復。
不過根據(jù)當時工信部所申報的信息來看,福特銳際PHEV插混版所配備的電池組是由“西安眾迪鋰電池有限公司”所提供,而這家公司正是比亞迪旗下的子公司,也就印證了福特汽車是首個沿用比亞迪電池的汽車品牌。
雖采購的并不是所謂的刀片電池,但這卻是個良好合作的開端。而前不久發(fā)布的福特Mustang Mach-E所搭載的電池同樣也是比亞迪所提供的(811三元鋰電池),雖然用的依舊不是刀片電池,但足以證明福特與比亞迪之間的合作關系還是蠻密切的。
福特也曾表示,未來幾年間將會在中國市場推出30多款車型或改款的車型,而當中電動車占了三分之一。那么有了良好的開頭,也意味著接下來很有可能會繼續(xù)深入合作,用上的刀片電池的幾率會更大。
如果說福特與比亞迪合作不夠勁爆,那么奔馳與吉利的合作關系則足夠吸引消費者眼球。于2017年的時候,Smart汽車品牌正式宣布將實行全面轉型電氣化。
也正是這一舉措,梅賽德斯-奔馳與吉利有了合作的關系,雙方各持50%的股份,于2019年的時候正式組建smart合資公司。
而Smart旗下的首款純電動SUV——Smart精靈#1,也將會成為雙方合作的首個作品。
新車未來也將會基于吉利旗下的SEA浩瀚架構下生產(chǎn),設計部分由奔馳來負責,核心部分則由吉利來操刀。
曾經(jīng)的三菱的汽車所向披靡,如今的三菱汽車銷量萎靡。雖然廣汽三菱并沒有承認已經(jīng)開始失去來自三菱的技術支持,但通過成本不斷縮減以及業(yè)務線的收縮足以表明這一切。
細數(shù)當前廣汽三菱所在售的車型數(shù)量方可看出,其銷量之慘淡。
為了那么為了盡快適應這個時代,三菱選擇投靠廣汽埃安,共同研發(fā)推出了三菱首款純電動SUV——阿圖柯。
即便掛的是三菱LOGO,但基底其實就是AION V改造而來的,核心的部分依舊是屬于AION的。
最后則是咱們的五菱寶駿汽車,我們都知道五菱汽車是國內(nèi)的爆款制造機,憑借親民的售價以及穩(wěn)定的三大件深受國民喜愛,時不時會推出一些爆款車型。
那也就是說,五菱寶駿汽車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就代表著親民。但有意思的是,海外市場售賣的雪弗蘭科帕奇本質(zhì)上就是五菱寶駿530換標車,所配備的三大件與國內(nèi)在售的寶駿530幾乎完全一致,海外起售價卻高達23萬元(人民幣)…
事實上,五菱寶駿530在印度外市場還有另一個身份——名爵Hector,同樣也是基于寶駿530的底子所打造,并成為當?shù)責徜N車型。
五菱寶駿530這款車就好比作廣東順德人手上的那條魚,一條普普通通的魚演變成多道菜品,身價也隨之水漲船高。當然,除了要贊美廚師們的廚藝精湛以外,更離不開的是食材本身的新鮮程度。
以上所列舉的例子也僅僅只是冰山一角,事實上,還有很多相關的合作案例未一一列舉,畢竟還真的是蠻多的。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現(xiàn)在國際汽車品牌會開始頻繁地與自主品牌形成密切的合作關系呢?甚至連豐田以及奔馳這種巨頭也都紛紛參與進來?
首先,毫無疑問的是祖國強大了起來,這幾年間中國的發(fā)展速度大家是有目共睹的,而作為坐擁14.1億人口的大國,可見其市場之大。這塊大蛋糕單哪怕只是抿上當中的那么一小口奶油,都足以感受得到國人的消費能力是有多么的強大。
其次則是新能源技術足夠突出和穩(wěn)定。通過以上的案例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有大部分的合作關系幾乎是與新能源相關聯(lián)的。從近些年的變化來看,無論是電動車的普及程度或者是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都是處于遙遙領先的狀態(tài)。
更不用說那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出來“蔚小理”等一眾造車新勢力。在這種高強度內(nèi)卷的環(huán)境下,基本都是人均配備高科技,智能化體驗已不再是核心的關鍵了,都已經(jīng)是開始查缺補漏,把過去的不足給補上,最終把完全體展現(xiàn)在消費者面前,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成熟度。
而作為傳統(tǒng)的汽車制造商,由于趨于保守的特性,導致它們布局新能源的時機較晚,甚至有些車企連屬于自己的純電動平臺都沒有。那么最優(yōu)解是什么?當然選擇合作啦!(此操作是否很熟悉)
雙贏,是大家所最想看到的局面。或許表面上看,基本上核心技術都是由自主品牌所提供,感覺很虧。其實合作的本質(zhì)就是互利,成本得以分攤,技術得到共享,各取所需罷了。
責任編輯: